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栏目: 地球科学 栏目: 地球科学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 zh-cn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current.shtml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 5 <![CDATA[桂北新元古代清明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09.shtml 为理清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构造背景, 对桂北清明山花岗岩岩相学、 锆石U-Pb 年代学及Hf 同位素特征、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进行了研究。LA-ICP-MS 锆石U-Pb 定年结果表明, 清明山花岗岩成岩年龄为823. 8±1. 8 Ma。岩体为富钾酸性岩浆岩, 呈现出强过铝质, 轻重稀土弱-中等分馏, 中等负Eu 异常,富集Rb、 Th、 U、 Pb 等, 亏损Ba、 Nb、 Sr、 Ti 等特征, 为S 型花岗岩。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5. 8~-2. 6, 对应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863~2 060 Ma, 指示其主要由古元古代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根据桂北新元古代清明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研究资料, 判断其为后碰撞构造环境的产物。

]]>
<![CDATA[山东省微山县郗山稀土矿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10.shtml 山东省微山县郗山稀土矿床位于鲁西隆起区的西南部, 属硬岩型超大型轻稀土矿床。前人研究发现稀土成矿与郗山碱性杂岩体关系密切, 岩体成因、 侵位时间以及矿床形成时代仍是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对郗山碱性杂岩体进行了岩石学、 年代学、 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岩体中石英正长岩的锆石U-Pb 年龄为119. 9±0. 9 Ma, 辉钼矿Re-Os 同位素年龄为120. 0±1. 8 Ma, 表明成岩成矿均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郗山碱性杂岩体具有富碱、 贫镁的特征, 为碱性岩系列; 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整体呈轻稀土强烈富集右倾模式; 微量元素以富集Ba、 Th、 U 和Nd, 亏损Nb、 Ta、 Zr 和Hf 为特征; 全岩(87Sr/ 86Sr)i 值为0. 706 36~0. 711 68, εNd(t)值为-8. 82~-9. 70, 锆石εHf(t)值为-6. 75~-12. 22, 显示其岩浆源区具有EMⅠ富集地幔特征。综上, 郗山稀土矿成岩成矿作用可能形成于伸展型构造背景, 与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与减薄导致的富集地幔上涌关系密切。

]]>
<![CDATA[赣西蒙山岩体东侧矿化蚀变带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11.shtml 蒙山岩体东侧矿化蚀变带是钦-杭成矿带江西段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化蚀变带。将该蚀变带的区域地质特征、 矿化蚀变、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等与世界著名的钨铜矿床———朱溪钨铜多金属矿进行综合对比发现, 二者在控矿层位、 控矿构造和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十分相似。此外, 蒙山岩体东侧的浅表矿化蚀变、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岩脉分布情况表明, 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结合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 层间破碎带和断裂破碎带接触部位地质特征推测, 花岗质岩浆侵入至碳酸盐岩中发生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型矿床。蒙山岩体东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 层间破碎带和断裂破碎带接触部位具有铜多金属矿良好找矿潜力。

]]>
<![CDATA[内蒙古黄岗梁水晶的成因: 来自包裹体的证据]]>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12.shtml 利用光学显微镜、 电子探针、 激光拉曼光谱仪、 X 射线衍射仪、 冷热台等仪器, 对产自内蒙古黄岗梁水晶中的包裹体成因进行了研究。样品有绿色和烟色两种类型, 晶体生长环带明显, 核部较洁净, 只有零星分布的气液两相包裹体, 其中绿色水晶外层环带杂乱分布大量针状铁阳起石包裹体, 烟色水晶的中、外层环带中可见大量富含CO2 和N2 的气液两相包裹体。绿色水晶从核部→中间环带→外层环带的均一温度分别为300、 330 和260 ℃, 盐度w(NaCleq)在0. 18%~5. 71%; 烟色水晶从核部→中外层环带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60 和350 ℃, 盐度为18. 22%~23. 18%。黄岗梁水晶的形成环境复杂, 具有多期活动性, 包裹体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表明烟色水晶结晶早于绿色水晶。烟色水晶生长初期处于稳定的中温热液条件, 热液的侵入和少量大气降水的混入导致成矿流体温度升高并发生不混溶作用, 富含CO2、 N2 的流体被正在生长的水晶捕获并包裹在其中。绿色水晶早期处于较稳定的高温热液环境, 后期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流体的温度降低, 针状铁阳起石混杂在流体中, 并被后期生长的水晶包裹, 形成子矿物包裹体。

]]>
<![CDATA[招平断裂侧伏规律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意义]]>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13.shtml 招平断裂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矿控矿断裂, 附近已查明大、 中、 小型金矿床多处, 控制的金资源量近2 000 t。地质资料显示, 招平断裂主要发育于栖霞序列片麻岩与玲珑序列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的破碎蚀变带。近年来, 随着勘查深度的不断增加, 发现断裂深部产状与浅部不同, 其空间赋存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为此, 在区内典型的大尹格庄和焦格庄矿床深部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 利用反演电阻率参数建立表征断裂带深部侧伏规律的三维物性结构模型。模型显示电阻率变化梯级带对应的招平断裂带,呈舒缓波状向下延深, 推断其深度超过2 500 m, 且深部变缓并向北东侧伏。结合断裂控矿特征和先验地质信息, 在断裂产状变化部位预测了2 处深部找矿靶区, 并得到钻孔证实。本文提出的招平断裂侧伏规律的地球物理证据, 提高了对断裂带的认识, 对断裂带深部找矿预测及工作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 本次工作证明利用CSAMT 方法探测断裂带深部金矿控矿构造是可行的。

]]>
<![CDATA[广西盘龙铅锌矿涌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分析及ARIMA 预测]]>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14.shtml 广西盘龙铅锌矿是一个岩溶大水量矿山, 因毗邻珠江流域黔江河段, 随着不断向深部开拓, 坑道突水防治成为首要安全事务。根据该矿2010—2021 年涌水量时间序列, 运用统计学方法和重标极差法(R/S 分析)对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并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开展涌水量预测。结果表明:盘龙铅锌矿涌水量序列总体上呈现右偏长尾、 尖峰-平峰态和非平稳特征; 年内序列Hurst 指数为0. 780 1~0. 994 9, 年内变化具有季节性特点; 年际序列Hurst 指数为0. 700 5, 具有相对较弱的长程依赖性, 与矿山开采深度加大和黔江蓄水影响有关。基于2010—2019 年涌水量时间序列, 用ARIMA 模型预测2020 年-120m 标高上段和下段的矿坑涌水量分别为4 323. 7 和6 274. 0 m3 / h, 与实测值误差分别为2. 49%和3. 14%。

]]>
<![CDATA[封面,目录,封底]]> http://manu28.magtech.com.cn/gllg/CN/abstract/abstract4131.shtml